【集萃网观察】12月11日,中国纺织创新年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会议的主题定为:新商业模式和时尚话语权。年会期间还将成立“中国纺织服装时尚联盟”。在“创新年会”举办前夕,记者采访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孙瑞哲和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副会长梁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了解。
不能关起门来吹喇叭
“不能再那样自说自话了;要突破仅在自己产业内部研究的局面,向全世界发布我们自己的流行趋势。”“以前,我们是自己关起门来吹喇叭。自己都快震聋了,别人却什么也没听到。”对于时尚话语权的缺失,孙瑞哲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时尚话语权缺失的一个典型而又令人尴尬的现象就是,在中国的市场上,有大一批服装品牌不得不借助“洋身份”去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孙瑞哲不无遗憾地说道,中国在全球纺织服装市场占有30%以上的份额,但缺少品牌影响力。
梁勇也介绍说,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世界纺织服装价值链中只有15%的比重,剩下的都被文化、设计元素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品牌占据。如果中国纺织品增加5%的价值,行业的利润将有明显增长。
“整个行业已经到了要突破这种格局的时候。不能再那样自说自话了;要突破仅在自己产业内部研究的局面,向全世界发布我们自己的流行趋势。”在孙瑞哲看来,以前提这个概念,时机尚未成熟,但现在已经具备各方面的条件。
数据显示,2003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的企业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2%多一点,2008年底,这一比重增加到3%;而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企业在2003年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0.9%,2008年比重达1.5%。
孙瑞哲介绍说:“现在,我们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产业能量已经大不相同,品牌企业成长很快,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各种优势资源开始向优势企业集中。从外贸层面看,经过金融危机洗礼,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优胜劣汰后剩下的优势加工企业的议价能力在提高;而在内销层面,渠道的多元化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使得企业可以在低成本模式中快速成长。
事实上,企业为突破这种令他们极其困惑的局面,也在做着种种努力。一批已经占据国内二三线市场的品牌,开始慢慢向一线城市渗透,纷纷选择在大城市开大店,希望以此获得都市消费者的价值认可。孙瑞哲将这种发展模式形象的称为“农村包围城市”。
与此同时,一批优秀的企业与设计师也在尝试着“走出去”的破冰之旅。中国设计师在纽约、伦敦、巴黎、米兰四大时装周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一批成熟企业也迈出了国际化合作的步伐。
尽管企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各种尝试,但孙瑞哲坦言,单个企业的努力毕竟难以改变整体格局。
“其实每家企业都非常努力,但仅凭一两家企业确实很难产生真正的影响力。”在梁勇看来,“本土品牌也想做到像西方那样的话语权,但很难。即使是10家一起企业都很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孙瑞哲与梁勇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时尚话语权的体现一定要以集成方式,在产业内部上中下游形成互动。这也正是在此次“创新年会”上成立“中国纺织服装时尚联盟”的初衷虽在。
流行趋势发布是核心
在国际竞争中,我们以前是生产环节的对抗;今后肯定是消费层面的对抗,是时尚话语权的对抗。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所谓以集成方式体现时尚话语权,即在“时尚联盟”的基础上,联合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围绕展会平台,企业间形成互动,从色彩、纱线、面料、服装环节确立统一流行趋势。“流行趋势要在产业链垂直体系内得到贯穿,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孙瑞哲说道。
据孙瑞哲介绍,“中国纺织服装时尚联盟”将在三个层面上展开:主体是优势品牌和企业,同时吸收商业和媒体等社会力量,核心是流行趋势发布。
孙瑞哲特别强调,流行趋势不仅要指导生产,还要引导消费。他说:“我们要把中国的时尚、中国的品牌要推向消费者。只有消费者对品牌价值认可,品牌的发展才有雄厚的基础。没有消费者认可,时尚话语权无从谈起。”
为拉近流行趋势与消费者的距离,孙瑞哲透露,在明年3月份举行的北京三大专业展(服装、面料、纱线)期间,“时尚联盟”除了在展会上推出流行趋势外,还将在大悦城、新光天地、世贸天阶等商业场所,组织一系列的联合时尚趋势发布。
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来说,“时尚联盟”是一次再起步,流行趋势是手段,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品牌发展壮大。当然,孙瑞哲坦言,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首先,这些企业是否真的能够志同道合。企业间有共同的目标,也有各自的利益,将它们集合到一起,难度不小。
其次,要把握好“时尚”与“风格”之间的度。时尚是短暂的,不断在变化;而风格是永存的,品牌要坚持。找到共性化的时尚与个性化的风格之间的契合点,让二者不悖而行是个难点。
再有,在产业与商业对接时,产业的时尚话语权该如何与商业合作、呼应也是难题之一。
据孙瑞哲透露,针对这些难点,目前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流行色协会等几个机构正在进行一项重要工作——设定“时尚联盟”的准入门槛。
孙瑞哲表示:“时尚话语权是各方面力量结合的结果,最后的支撑点是整合上、中、下游产业链中的优秀品牌与企业,使他们达成合作,最终提升时尚话语权。”
“在国际竞争中,我们以前是生产环节的对抗;今后肯定是消费层面的对抗,是时尚话语权的对抗。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对于结果,孙瑞哲信心十足。
新商业模式值得关注
过去是关心从无到有的有形创新,今后则要更加关注无形的模式创新。
本次“创新年会”的另一主题是商业模式创新。据介绍,今年的“创新年会”讨论创新将不像以往只针对战术,而更加关注战略。
孙瑞哲表示:“过去,从产业层面到社会层面都比较关注有形的创新,比如质量、技术等。这些虽然仍然是今后的核心环节,但随着形式的变化,仅仅关注生产方面的变化已远远不够。过去是关心从无到有的有形创新,今后则要更加关注无形的模式创新,比如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管理创新等。”
从宏观经济走势可以看出,目前内销市场呈现出了良性增长的态势。今年8月份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归到15%以上,衣着类产品达到20%以上;但另一方面,衣着类价格指数却一直走低,出现了量增价跌的趋势。
孙瑞哲分析指出,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理性消费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商业模式改变带来的。过去百货店的消费者现在有一部分转移到了原来的B2B场所,比如北京的大红门批发市场、动物园批发市场,广州的白马商圈等。这些渠道从过去的专业批发转向了批零兼售,而且零售比例达到60%以上。这种变化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流通成本,同时也使消费者获得了实惠。“所以,衣着类CPI的走低,其实是商业成本降低带来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商业模式既要有利于企业,也要有利于消费者。”孙瑞哲认为,商业模式的创新要注意三个环节:
一是针对有效需求创新。到10月份为止,国内规模以上企业销售内销比例达到了80%。这是一个颠覆性概念,过去人们说纺织服装产业是出口导向型产业,对出口依赖很大,但现在不成立了。内销成为整个行业的重点,所以如何解决内销的有效需求,是模式创新的关键。
二是从产品到商品、消费品的全过程创新。过去企业更多的关注生产产品,但现在生产产品已经不存在困难,而要更多的关注怎样把产品变成商品,进而把商品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消费品。这是一个商业模式的概念。
三是跨界整合创新。纺织服装行业要想实现产品的价值,就必须整合、跨界。从行业内部而言,是加强产学研结合;从外部而言,就是产业与商业的结合。
来源: 中国服饰报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