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历时5年、耗资数千万元、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的海宁·中国经编设计大赛,今年以“潮归海宁”划上圆满句号。5届设计大赛让社会各界认识了一个新兴产业,让所有参与者都备感骄傲。7月20日,大赛主办方——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海宁市政府以及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会同参与承办5届设计大赛的高等院校等单位负责人在杭州召开总结大会,回顾5年历程,体会5届大赛的精彩和价值。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世滨,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行业分会会长、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以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的负责人,大赛主要赞助企业及大赛金奖获奖选手代表参加了总结大会。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世滨在总结时谈到,大赛不仅让社会认识了一个产业,而且提升了一个产业,这是经编设计大赛对产业发展最重大的贡献。通过5届大赛的成功举办,业内外人士、专业院校学生对经编产业由陌生到熟悉以至热爱,经编产业及产品的设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大赛论坛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关注经编这一关系国家未来战略发展的新兴产业的科技研发,为加快产业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专业赛事,经编大赛成功融入了艺术表现与文化内涵,使大赛内容更加丰富,并因此而扩大了影响。杨世滨认为,大赛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大赛本身,所有参与者都以一种热情和责任,关注并推动经编产业的发展,为企业服务,为产业服务。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用“多、新、全、好”4个字高度概括了5届大赛的圆满成功。“多”体现在单项赛,作品,参与国家、地区及人数,设计内容一年多于一年;“新”体现在大赛的创新性、时尚性一届胜于一届;“全”体现在大赛覆盖了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经编产业的三大领域,特别是产业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展示实现了重大突破,为全面拓展应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好”则主要体现在参赛作品质量逐届提高,有效提升了经编产品的设计水平。
会上,分别参加了5届大赛的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的负责人对大赛5年来的历程感慨万千。他们认为,专业院校参与大赛,能够使专业赛事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使教书育人与行业未来发展紧密结合。5届设计大赛为经编产业未来的发展与提升积蓄了雄厚的力量,同时行业与院校结合,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使科研与设计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从第一届的800多份参赛作品、3个单项赛,发展到第五届的3100多份参赛作品、10个单项赛,并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海宁·中国经编设计大赛圆满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规划”,硕果累累。
与会代表们表示,随着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格局变化,特别是经编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前景,经编大赛必将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要,为服务行业、提升行业水平作出新贡献。
来源:中国纺织报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