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上海市科委纳米科技专项“高感性纳米复合功能纤维的规模化生产及其应用”28日结束项目验收。项目研发出的抗菌系列材料将以“纳米衣”的形态“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目前中国外贸调结构背景下,纺织服饰行业正努力转变生产方式、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据统计,2009年中国纤维产量超过2600万吨,居世界第一,约为排名第二的美国6倍。但功能性、差异性产品的比例低于40%,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
经科学发现,纳米衣物因含有特别的纳米微粒,可持久释放微离子,屏蔽体外细菌,具有极强的功能性。
在上海市科委的指导下,东华大学材料、服饰、纺织、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经过2年努力,突破纳米纺织材料的技术瓶颈。
上海市科委纳米中心主任闵国全介绍,纳米技术应用于纺织服饰领域有两大难点:一是纳米微粒和纤维的结合,二是工业化生产。
据介绍,此前,国内市场上以“纳米衣”为卖点的前期产品多采用将成衣或纤维浸入纳米溶液的方式,但效用较短。而该专项成果则属纳米附着结构,采用纳米银缓慢释放技术。已进行相关产品生产的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忠介绍,用这一新颖的材料生产出的衣物能长效抗菌,经过50次标准洗涤后,抗菌效率仍达99%。
项目验收组专家、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会长叶永茂认为,目前,国产纤维在抗菌领域已经完全能和国际水平相抗衡。
在生产方面,杨卫忠说,最大的难点在于让纳米银粒子分散到纤维上,但目前国内生产企业已经可以做到,而且生产该产品的成本比生产同类抗菌性产品还要低10%-20%,跟国外生产成本相比要低一半。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介绍,除了抗菌功能外,该项目还通过控制纤维直径、纤维形状提升材料的舒适性。
“希望这一新颖的材料能让大家改变化纤穿起来不舒适的印象,并通过抗菌这一功能性提高纺织服饰产品的品牌附加值”,朱美芳说。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