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网行业资讯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字体: 】      
上海历博纺织品文物修复展在杭开幕
集萃印花网  2014-12-15

【集萃网观察】服饰是观察和研究一个时代社会历史的窗口,修复的是纺织品文物,传承的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12月12日,旧旗新帜——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展在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共展出精选的修复纺织品文物18件,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3月1日。

  纺织品文物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的一大重要类别,其中清末民初的女性装束和社会团体旗帜尤为珍贵。但是,在传承过程中受环境等因素影响,这批珍贵的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012年8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委托中国丝绸博物馆对该批纺织品文物进行健康评测和保护修复,在修复的成果中精选出18件进行展出,即成本次“旧旗新帜“修复成果展。本次修复展展出的所有修复文物,即由来自基地的数十人国内国际专家精英团队共同修复完成。

  本次展览展出的18件纺织品文物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清石青缎地五彩云龙纹朝服袍,是清代典制中最为重要的礼服;清红缎地五彩云龙纹对襟褂,前后襟及肩部以盘金绣有蟒八条,白色素缎挽袖,绣有蝴蝶纹样,非常精美。在本次展览上,你还可以看到清末民初的上海书业商团龙旗等旗帜文物。

  “纺织品文物修复是一个非常考验专业素养和耐心的工作”,基地纺织品文物修复专家王淑娟老师说。开始修复前,要对织物进行全面分析,‘检’后根据‘检测’结果编制修复方案,方案讨论通过后,才能开始修复。实际修复中,往往会不断发现新问题,这时还要根据新问题不断调整方案。光是一个“健康评测”,就有“纤维、纱线鉴别”、“组织结构分析”、“颜色记录”、“染料分析”、“污染物分析”五大环节。除了专业素养,纺织品修复对修复者的审美判断也有很高要求,如何配色、上色,才能最大程度地再现服饰的美感,是很大的考验。纺织品文物修复很耗时间,本次展览中的一件“天蓝缎地花蝶纹大襟女夹袄”,因为经线破坏得非常厉害,整个修复历时将近4个月。

  文物是旧的,技术是新的,这些修复的纺织品文物,“旧”和“新”碰撞,有一种特别耐人寻味的韵致。展览不仅仅是文物的展示,更让人们通过文物感受到了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来源:中国纺织网

更多
  
  下一篇:
集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集萃印花网”上传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频视屏等稿件,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网”的所有信息。若要转载,务必取得本网站的许可(客户服务),并要注明来源。如若违反上诉声明,本网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来源。本网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于要转载此类文章的媒体、网站及个人,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若有擅自篡改来源,均与本网站无关,其转载者自负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也必将依法追究责任。
精彩图集

最新资讯

流行趋势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