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网行业资讯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字体: 】      
起于秦汉 巴中恩阳印花布见证时代变迁
集萃印花网  2015-01-13

【集萃网观察】蓝底白花、白底蓝花,充满乡土气息的恩阳印花布曾是巴中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随着时代发展,机器生产取代人工印染,恩阳印花布如今难觅踪迹。而在恩阳区玉井乡贾村,72岁的村民李文富至今还传承着这一古老技艺。

“印花布色调清新明快,图案淳朴典雅,耐磨耐脏,透气吸汗,深受人们欢迎。”说起恩阳印花布的好,李文富有些“收不住”。几十年前,印染业在当地红火一时,仅在贾村就开了2家染坊。李文富16岁时就学会恩阳印花布的印染全套技艺技法,17岁自开染坊。他生产制作的印花布销往汉中、南充、重庆等地。

“20多年前开始,我就不再染制印花布了,只是把制作技艺保留下来。”李文富介绍,正宗的恩阳印花布制作需要提蓝(蓝靛)、选布、脱脂、刻花板、制浆、刮浆、染色、清洗、晾晒等十余道工序。刻花板是其中一道重要工序,将花纹绘画在牛皮纸上,再用桐油熬制的明油浸泡,干后进行雕花。然后将白布铺平,把花板铺在布上面,用石灰、黄豆浆和匀发酵后制成防染浆隔开,用刮浆板刮在花板上,后取下花板,原白布上就留下了粉末浆花纹。晾干后,将花纹白布平展地慢慢投进缸里的染水中,浸泡数小时,待蓝白分明的图案出来了,印花布也就做好了。李文富介绍,恩阳印花布主要用于制作被褥、衣服、手帕、头巾等生活用品。花色品种有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凤栖牡丹、天地长春等20余种。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印证着恩阳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的变迁。”据恩阳区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恩阳民间印花布制作技艺源于秦汉,兴盛于民国时期,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印花布制作的生活用品的变革,展现出不同时期人们审美情趣、民俗风情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来源: 四川日报网

更多
  
  下一篇:
集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集萃印花网”上传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频视屏等稿件,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网”的所有信息。若要转载,务必取得本网站的许可(客户服务),并要注明来源。如若违反上诉声明,本网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来源。本网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于要转载此类文章的媒体、网站及个人,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若有擅自篡改来源,均与本网站无关,其转载者自负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也必将依法追究责任。
精彩图集

最新资讯

流行趋势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