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网行业资讯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字体: 】      
纺织服装:新贸易壁垒聚焦原产地规则
集萃印花网  2010-06-02
【集萃网观察】近年来,欧美及日本等纺织品服装进口大国,对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屡设高限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众多的关税政策、技术法规中,有关原产地标识的相关规定,是最为“隐性”,同时也是最具指向性的。今年以来,意大利和沙特海关针对纺织业、制鞋业和皮革类制成品的有关产地标注的强制规定相继出台。就在近日,欧盟也计划制定服装原产国标签制度。经历过金融危机洗礼后的各国纺织业,为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频繁出招。而这一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不仅将对部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关上大门,也将成为其产品被动占据进口国配额时,苦不堪言的隐忧。

贸易保护者的新借口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作为保护贸易的一种措施,其作用正逐步减弱。为弥补关税作用的不足,这些年来,各纺织品进口大国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性措施。原产地规则作为一种“灰色”的政策工具受到了这些进口国的青睐。

一个多月前,“意大利制造”原产地标识法规文本最终获参议院通过,并将于今年的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规将强制性对纺织业、制鞋业和皮革类制成品销售实施产地标识,法规中提到,各类产品标签必须标识产品原产地,标明使用说明,并符合现行法规的加工程序、卫生标准和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等。同时规定,对违反这一规定的企业将处以5万~7万欧元的罚款,屡次违规的企业将被罚停业3年。

相比维持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等理由,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可能才是采取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早在去年,意大利众议院制订这一法案时,该国经济发展部副部长阿多尔夫?乌尔索就表示,这项法案将作为一面旗帜,有助于树立真正属于“意大利制造”的产品形象。大多数众议员则认为,法案的通过将对该国工业复苏十分有利,它可以为意大利提供约100万个就业岗位。

热衷于这种新贸易保护手段的还不止意大利。近日,又有消息称欧盟拟强制实施服装原产国标签制度,以防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原产于欧盟外的第三国的产品。据了解,欧盟目前的原产国标签为自愿性,标签的使用及标注内容根据各国的国家法律有所不同,在强制实施服装原产国的标签制度后,将对现行的仅包含纺织纤维名称的标签内容予以补充。

来源:全球纺织网

更多
  
  下一篇:
集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集萃印花网”上传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频视屏等稿件,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网”的所有信息。若要转载,务必取得本网站的许可(客户服务),并要注明来源。如若违反上诉声明,本网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来源。本网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于要转载此类文章的媒体、网站及个人,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若有擅自篡改来源,均与本网站无关,其转载者自负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也必将依法追究责任。
精彩图集

最新资讯

流行趋势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