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民间蜡染画
民间印染
流行于民间的各类纤维织物的染色与印花工艺及印染品。中国古代用天然染料在纤维织物上施加花纹的方法是手绘,即所谓“画馈”,这种方法也一直在民间流传。汉代出现用木版雕刻花型进行捺印,并兼以手绘的方法。唐代以后便用防染方法即“染缬”(蜡缬、夹缬、绞缬)。近现代民间蜡染,扎染和用型纸漏印的蓝印茶布都是防染方法。有的彩色印花是用型纸直接刷印,或将布料捶打在雕花木版上,象碑贴拓片一样地刷花,称“砑花”;在江南和新疆民间还有用木版捺印的。用雕花夹板防染的方法在浙江南部流传。
蓝印花布
也称“靛蓝花布”,系因以靛蓝染料印染而成。它是宋代“药斑布”的沿续。在机印花布未普及之前,蓝印花布是全国城乡主要被服用料。其中,苏州蓝花布较为代表性。蓝印花布制作工艺有漏版刮浆和木版捺印两种。漏版刮浆的蓝印花布即古代的药斑布、浇花布和刮印花。其印染工艺主要是油纸镂花版,在布上刮以豆粉合石灰的防染浆,然后浸入靛蓝缸内染色,染后刮去灰浆即成蓝地白花布。也可在主纹版外加一块副版,以割断若干不必要的线条连接。这样可印成白地蓝花布。油纸版由桑皮纸用柿漆裱成,一般裱方层厚度。刻版方法和阴刻剪纸相同,只是连线要牢,强调匀称,防止翘角。纸版刻好后再涂一层桐油,以增加牢度,不易透水。木版捺印的蓝印花布,则是用木刻凸版直接着色在布上印花纹。木版多为连续纹的一个单位,由艺人顺序捺印在绷好的布料上。此法曾流行于欧洲,我国主要为新疆维吾尔族所用并形成传统。汉族地区不多见。蓝印花布图案主要分二类,一是专门用作匹料的,为比较严格的四方连续;一是适应具体用途的专项设计、如包袱、头巾、门帘、被面、围兜等。
苗族蜡染
流传在贵州、云南地区,为苗族妇女的一种主要衣饰方法。苗族称蜡染为“蜡花”,是用一种特制的蜡刀点蜡,世代相传,花纹也出现了一些程式,如螺旋形的花纹,苗语叫“窝妥”,应用极为普遍。
来源: 印染在线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最新技术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