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目前,纺织企业的产品检验报告中通常会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这一指标,根据GB/T17592-2006《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标准》规定,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中每kg产品含量不能超过20mg,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中不能有GB/T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附录C中规定的23种可分解芳香胺。
概念和种类 染料按应用分类,有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等。按结构分类有偶氮染料、硝基染料、硫化染料、蒽醌染料等。染料分子结构中,凡是含有偶氮基(-N=N-)的统称为偶氮染料,这就是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其中偶氮基常与一个或多个芳香环系统相连构成一个共轭体系而作为染料的发色体。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种最多的一类,有很多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都是偶氮染料。偶氮染料具有很广的色谱范围,包括红、橙、黄、兰、紫、黑等,色种齐全,色光良好,并有一定的牢度,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天然和合成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中,也用于油漆、塑料、橡胶等的着色。偶氮染料包括酸性、碱性、直接、媒染、冰染、分散、活性染料,以及有机颜料等。按分子中所含偶氮基数目又可分为单偶氮、双偶氮、三偶氮和多偶氮染料。 禁用的偶氮染料 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偶氮染料都有问题,受禁用的只是经还原会释出法例指定的23种芳香胺类的偶氮染料,约有130种。这些受禁偶氮染料染色的服装或其他纺织品与人体皮肤长期接触后,会与代谢过程中释放的成分混合并产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被人体吸收,经过一系列活化作用使人体细胞的DNA发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因。而且禁用偶氮染料与甲醛等易消除的物质不同,染料一经上染,其化学性质几乎无法改变。 鉴于此,1994年德国政府正式在食品及日用消费品法规中,禁止使用某些偶氮染料于长期与皮肤接触的消费品,荷兰、法国等国也出台了同类的法规,而我国国家质检总局也于2003年出台了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 如今,禁用偶氮染料检测项目也是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发布的Oeko-100标准(即通常所称的环保标准)规定的检测项目之一,标准规定纺织品中不得含有23种偶氮染料中间体,若检出其中一种即为不合格产品。 检测标准和步骤 如何检测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呢? 欧盟在OJC214期官方公报上,公布了有关有害偶氮染料测试方法的三项欧洲标准。这些标准是实施欧盟2002/61/EC号指令的配套文件,分别是:1.CEN ISO/TS 17234 2003皮革-化学测试-检验染色皮革是否含有某类偶氮染料。2.EN 14362-1 2003纺织品-检验偶氮染料释出的芳族胺的第一部分:在毋须提取的情况下测试产品是否含有某类偶氮染料。3.EN 14362—2 2003 纺织品-检验由偶氮染料释出的芳族胺的第二部分:提取纤维以测试产品是否含有某类偶氮染料。
根据标准,目前对禁用偶氮染料的检验大致分为预处理和仪器分析两个步骤:在预处理步骤中需要将样品剪碎,然后在配制好的缓冲溶液(它可以控制稳定的pH值,使处理过程尽量稳定和接近人体穿着环境)中浸泡,半小时后加入保险粉溶液,它可以使染料分解,生产可能存在的芳香胺,再通过采用特殊的提取柱,将水溶液中的芳香胺提取到乙醚等有机溶剂中,再经过一系列的浓缩,转移,定容等复杂过程,最后得到溶解在1ml甲醇等特定溶剂中的样品,才能上机检测。检测仪器使用气质联用仪等现代色谱仪器,它们可以把样品中的各种复杂组分一一分离,并通过扫描等手段得到各组分的详细数据,操作人员再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得出样品中是否含有禁用芳香胺及其含量的准确数据,从而完成对样品的检验。 由上可见,禁用偶氮染料检验步骤非常复杂,而且任一样品处理过程中的微小错漏都会导致错误的检验结果,而且整个检测中要使用昂贵的精密分析仪器,一台气质联用仪的价格一般都在80万元人民币左右。同时,前处理过程中要使用大量高纯度的试剂和进口提取柱等材料,费用相当昂贵,而且一旦开机就不能频繁开关,即使没有样品,也要求常年运行。 企业应对措施 我国相关产品出口企业应充分认清形势,避免使用致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及时掌握各国最新技术法规,尽早做好准备,改进生产工艺,选用环保型染料,以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出口生产企业应实施以质取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应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原料进厂检验,同时,相关人员应该多注意生产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避免禁用偶氮染料进入到工序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根本上突破新贸易壁垒。 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管理及经营管理等必须适应科技时代和环保时代的要求。企业可以将ISO9000、ISO14000等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3.努力提高环保水平。企业应提高环保投入,设置专门环保机构和人员,开发绿色产品,加强绿色营销,绿色管理是企业赢得环境竞争优势的主要条件。 4.我国出口产品应积极申请并取得出口市场需要的环境标志、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等认证。特别是要重视贸易出口国的产品认证要求,根据进口商要求的标准提供产品。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最新技术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