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薄型羊毛面料的需求越来越大,采用低线密度精纺防缩羊毛纱线编织生产的针织羊毛产品,具有轻薄、时尚、高档等优良特性,是高品位人士春夏季服装的理想选择。
但是羊毛织物存在易起毛起球、有刺痒感等不足之处,为此,选择合理的羊毛针织物后整理工艺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以羊毛针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抗起毛起球和有机硅柔软整理,对整理前后的织物服用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此评价织物的整理工艺和效果。
1 实验
1.1 纱线原料
20 tex纯羊毛单股纱线,由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AW1)提供,纱线经防缩处理。纱线基本性能见表1。
表1 纱线基本性能
1.2 针织和坯布性能
机型:SGE2401,机号:22G,总织针数:2 260针,筒径:58.42 cm(23 in),最大成圈系统数:90路。
采用45路成圈系统编织纬平针羊毛针织物,毛坯织物的横密:66纵行/5 cm,纵密:113横列/ 5 cm,经下机后测试织物面密度为153 g/m2。
1.3 染色工艺
实验仪器 RY一12000高温染样机(上海龙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SW一24A型耐洗色牢度试验机(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染液配方:弱酸性蓝1%(owf),平平加0 0.5%(owf,渗透剂JFC 0.5%(owf),pH值为4(60%醋酸调节),浴比1:30。
染色工艺曲线见图1。
图1 染色工艺曲线
染色后经皂洗色牢度测试为3~4级。
1.4 后整理工艺
1.4.1 整理剂
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由上海亿华工业化学品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为一种低温环保水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有机硅柔软整理剂由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AW1)提供。
1.4.2 整理工艺方案
先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两种整理剂单独整理时的最优工艺参数,结合最优工艺参数设计了以下3条后整理路线:
1.5 织物服用性能的测试指标和测试方法
1.5.1 顶破强力
将试样剪成直径为6 cm的圆片,用南通宏大HD026N电子织物强力仪测定。
1.5.2 起毛起球性
测试采用YG401C马丁代尔仪,将起球后的织物与标准样对比,确定试样的起球程度,以级数评定。级数大,抗起毛起球性好。
1.5.3 织物风格
利用KES—FB织物表面性能测定仪测试织物的表面摩擦性能,织物表面摩擦性测试是评定织物手感滑、糙、爽、糯程度的指标。包括平均摩擦系数MIU、摩擦系数的平均差不均率MMD、表面粗糙度SMD。MIU、MMD和SMD小,织物手感光滑,在服用中有较滑爽的感觉,反之有粗糙感。
1.5.4 悬垂性
利用XDD-1织物悬垂性测试仪,测试织物的悬垂系数。织物悬垂性是反映织物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的指标。悬垂系数大,表示织物较为刚硬,织物悬垂性差。反之,悬垂系数小,织物较柔软,织物具有较好的悬垂性。
1.5.5 透湿性
根据中国国家推荐国标GB/T 12704—91织物透湿率测定方法,即透湿杯法,并参照美国ASTM-E-96-66和日本工业标准JISL1099—1985,自制了烧杯进行测试。将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倒入直径为8.6 cm的小烧杯中,称得其质量为W0,然后在杯口放上整理前后的织物,用橡皮筋将织物与杯口扎紧,放入温度为70℃的烘箱中,60 min后取出,再次称得小烧杯和水的质量为W1,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透过的水汽表示透湿率,用R表示。透湿率越大,表示织物的透湿越好。
R = 4G/△tS
式中:R——透湿率,g/m2·h;
G一一失水重,g;
S—— 杯口面积,m ;
△t——间隔时间,h。
1.5.6 透气性
用YG461H全自动透气量仪(宁波纺织仪器厂),测定在100 Pa压力、孔径6 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的透气量,数值越大说明织物透气性越好。
2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整理前后薄型羊毛针织物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织物性能
2.1 整理前后织物强力变化
从表2的测试结果来看,经过整理后羊毛针织物的顶破强力均有提高,其中通过工艺A和c整理的羊毛针织物顶破强力提高较多。织物经过后整理,纤维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膜,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得到提高,使得纱线的强力增加,最终表现为羊毛针织物顶破强力增加。
2.2 整理前后织物抗起毛起球性变化
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经过3种工艺整理后羊毛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都得到一定改善,使羊毛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提高一个等级。A和c工艺整理后织物经过马丁代尔仪测试,样品上平均毛球数分别为12和14个,参照毛型织物评判标准评为3—4级。而B工艺整理后羊毛针织物测试平均毛球数为17.5个,评级为3级。整理前羊毛针织物测试平均毛球数为21.5,评级只有2~3级。经整理后,抗起毛起球整理剂在纤维和纱线表面形成具有交联结构的聚合物,减少了织物在服用过程中因外界摩擦作用使得纤维头端露出织物表面而形成毛球的可能,但工艺A和C比工艺B具有更好效果,可能是因为先加到织物表面的有机硅柔软剂影响了抗起毛起球与纤维和纱线之间的再结合,造成成膜作用不显著。
2.3 整理前后织物表面摩擦性能变化
虽然织物表面摩擦性能主要受纤维性状、纱线捻度和形态特点以及织物的组织结构等影响,但织物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也会对织物表面摩擦性能带来影响 。KES—F风格仪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整理后羊毛针织物的纵、横向平均摩擦系数MIU都有减小趋势,其中工艺A纵向减小较明显,工艺B横向减小较明显;摩擦系数平均差不均率MMD纵向B较小,横向A较小;表面粗糙度SMD纵向A较小,横向C较小。以平均摩擦系数MIU作为评判表面性能的主要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工艺A对羊毛针织物的表面性能改善较好。
2.4 整理前后织物的悬垂性变化
表2的测试结果表明,经过3种工艺整理后羊毛针织物的悬垂系数都有减小趋势,其中工艺A减小最为显著,为62.7%。其原因可能是经过整理后在纱线表面形成的膜结构使纱线变得光滑,纱线彼此间的移动变得容易。当织物处于悬垂状态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其变形能力增加,表现在织物上伞式悬垂下的褶裥数较多,投影面积变小,悬垂系数减小。
2.5 整理前后织物的透湿性变化
织物与水接触时湿传递途径有3条:
-水蒸气通过纤维之间和纱线之间的空隙进行传递;
-液态水通过纱线中的毛细空隙或沿着纤维表面传递,并在低压面蒸发出去;
-液态水被纤维表面吸附,然后通过织物散发到周围环境中。
本实验采用的是透湿杯法,从实验结果来看,羊毛针织物经整理后透湿率 呈减小趋势。整理剂在纱线表面及其内部形成交联聚合物膜,减少了纤维之间和纱线之间的空隙,使水蒸气通过织物的速率减小,同时纱线的毛细效应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织物的导湿性变差。导湿率R:工艺C<工艺A<工艺B<整理前。
2.6 整理前后织物的透气性变化
表2的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整理,羊毛针织物的透气性有变差的趋势,透气量:工艺C<工艺A<工艺B<整理前,其变化规律同透湿性一致。气体通过织物有纱线间和纤维间缝隙两条途径,其中以纱线间缝隙为主要途径 。整理后纱线表面及其内部形成的交联聚合物膜结构,减少了纤维间及纱线间的缝隙,增加了气体透过的阻力,透气量变小。
3 结论
经过整理,羊毛针织物的强度有所增加,抗起毛起球性能、表面摩擦性能和悬垂性能得到了改善,但透湿性和透气性有所变差。3种工艺路线,其中工艺A在抗起毛起球性能、表面摩擦性能和悬垂性能方面均优于工艺B和工艺c,而在透湿性和透气性方面优于工艺C而次于工艺B。
来源:印染在线 王 卫,张佩华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最新技术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