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碳纤磨毛加工工艺
1.1 色织物规格
14.6×14.6tex 476×295根/10cm全棉色织物提花布;
11.7×11.7tex 472×315根/10cm全棉色织平纹布;
27.8×27.8tex 283×228根/10cm全棉学生布。
1.2 工艺机理
以高质塑料为载体的超细碳化硅磨料纤维丝组成的辊体作为加工面,具有高强硬度而富有弹性,与织物研磨时呈软接触,细密的纤维丝能有效地全方位地深入到各种不同组织的织物表面纤维中,通过变频调速的高速旋转的辊体、不同的布面张力和布速,可使织物产生所需要的各种细密的绒感和超柔软手感,能达到不同要求的各种磨毛绒、桃皮绒、防水磨毛绒高品质产品,还能够去除织物中的杂质、瑕疵等功效。
1.3 工艺流程
织物经过磨毛加工后,强力损失较大,因此要选择平整度好,强力高的坯布,尤其是高支细薄织物,在磨毛加工前一定要先测强力,符合标准才能加工。碳纤磨毛机利用织物研磨时呈软接触,细密的纤维丝能有效地全方位地深入到各种不同组织的织物表面纤维中,通过变频调速的高速旋转的辊体、不同的布面张力和布速,可使织物产生所需要的各种细密的绒感和超柔软手感。另外,现在客户对手感和桃皮效果要求很高。基本工艺流程如下:烧毛一退浆一加起毛油一碳纤磨毛一加软拉幅一防缩一成品检验包装。
1.3.1 烧毛
要求火口均匀干净,一正一反,车速110m/min,烧去表面长而参差不齐的绒毛。
1.3.2 退浆
采用履带式蒸箱能使高支高密的织物上的PVA浆料退得更加干净,确保了织物的柔软性,渗透性,吸附性和其他物理指标。
1.3.3 加起毛油
一般在磨毛的同时需进行膨化柔软处理,这样有利于起毛,可使织物强力的下降控制在最低范围内。织物在进入磨毛机前最好是平整无折皱,松紧度一致。
1.3.4 碳纤磨毛机工艺参数
a)工艺参数分析
影响桃皮绒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砂皮目数、织物纱支、密度、包覆角、磨毛辊转速、磨毛张力、车速等。
砂皮目数是影响桃皮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同一种织物在不同目数的砂皮下磨毛,目数越高,磨出的绒毛越短越匀密,且织物强力损失也少。反之,则毛较长,均匀度较差,强力损失也较大。由于纬纱受到磨粒90度的磨削作用,而对经纱是平行的作用,所以,织物纬向断裂强度和撕破强度相对于经向要损失大一些。为使强力下降在规定范围内,在实际生产中,对不同组织规格及不同纱支密度的织物,选择不同目数的砂皮,为达到客户的要求,往往也会把不同砂皮混合使用。砂皮目数的选择参考表1。
b)磨毛辊、碳化硅磨料纤维的转速、包角、布速
以碳化硅为辊体作为加工面与织物研磨时呈现软接触细密的纤维丝能有效地全方位深入到不同表面组织的织物的纤维中,通过变频调速的高速旋转的辊体,按照顾客的要求调节不同的表面张力和布速,可使织物生产出所需要的效果。磨毛时磨毛辊的转速大大超过织物运行速度,两者速度差越大,越容易产生短、密、匀的绒毛,且布面丰满,反之,绒毛长而稀,手感偏硬。包角越大,织物与磨毛辊接触面积越大,磨毛效果越好,但强力下降也较大,反之,磨毛效果越差,强力下降小,包角可通过调节压紧辊来调节。另外,砂皮刚刚使用时包角可小些,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包角也要随之调整,直至更换砂皮。而多功能超柔磨毛机突破了常规磨毛机不能生产的产品。
C)织物张力
织物的张力是指接触砂磨辊松紧程度,也就是砂皮上的砂粒嵌入织物的深度。张力越大,织物接触砂磨辊越紧,砂粒嵌入织物越深,有效磨粒数越多,磨毛效果越好。但张力不能太大,否则织物损伤程度也大,同时还容易产生皱条等疵病,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节张力。薄型织物要适当减小张力。
2 仿桃皮加工的后整理
织物柔软的手感,膨松的外观,是获得仿桃皮效果好坏的先决条件。一般情况下,采用阳离子型柔软剂可使织物毛感丰厚,同时再根据客户要求加入一些有机硅类柔软剂如AM一20N,即可获得丰厚细腻柔软的仿桃皮手感效果。
碳纤磨加工的仿桃皮整理,要从多个工艺条件来综合考虑,在符合客户来样精神的服务宗旨下,合理制定工艺和工艺条件的适时调整,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2.1 加软拉幅
织物柔软的手感,膨松的外观,是获得仿桃皮效果好坏的先决条件。一般情况下,采用阳离子型柔软剂可使织物毛感丰厚,同时再根据客户要求加入一些有机硅类柔软剂如AM一20N,即可获得丰厚细腻柔软的仿桃皮手感效果。
2.2 防缩
赋予织物弹性、丰厚的手感和光泽度。
3 结语
碳化硅磨料纤维技术在纺织产品上的应用还只是起步阶段,相信在不断的生产实践摸索中,还能广泛运用其特征,解决和去除织物的疵点,如棉粒棉结、杂质飞花、轻度折痕等,挽回次等品的经济损失,提高产品档次。
参考文献:
[1]赵春琦.棉型磨毛织物加工工艺分析[J].染整技术,2004(4):28—29.
[2]周映红.Lyocell织物桃皮绒风格的加工工艺[J].印染,2005(10):19—20.
[3]李金奎.防水透湿深层仿桃皮绒整理工艺探讨[J].山东纺织科技,1995(2):7—8.
来源: 曾翠霞,郑少琼(来源现代纺织技术)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最新技术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