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集萃印花网 CCEDPW.COM 版权所有
E-mail:YONG_JIA@126.com
Copyright©2003-2020 ccedp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9137305号 客户服务
【集萃网观察】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诸多政策扶持引导下,“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的重要阶段。
发挥平台作用 赛迪顾问投融资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婧认为,搭建孵化平台应充分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在研发、创新、管理、市场、供应链、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使产业链相关且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在平台上共享这些优质资源,支持更多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目前孵化平台仍存在运营模式单一、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开放程度和互动性不高等问题。下一步孵化平台可通过开展投融资对接、创业辅导和培训、知识产权交易、业务资源链接等方式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认为,应发挥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载体作用。各地应鼓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大企业共建产业创新联盟,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实现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共享、成果转化和品牌协同,形成订单式研发、投放式创新、供应链互通的融通产业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力争到2025年,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逐步构建起“百十万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筑牢人才基础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朱玉表示,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仍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在研发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人才流动大、培养难,特别是从事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的企业,面临来自互联网头部企业和同行业大企业激烈的竞争;在制造端,年轻人倾向于选择快递、直播、网约车等自由度更高的工作,“专精特新”企业面临一线工人严重老化、青黄不接的考验,“一线工人断供、技术工种断代”风险正在加大。对此,建议大企业专家可以当“星期日工程师”,每周抽一天到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加大研发合作力度,促进科研人才双向流动。 王婧建议,针对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以股权激励、住房补贴等政策加快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一批顶尖创新型人才为企业所用;建立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持续改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科研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围绕企业自身创新发展需求,积极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持续的人才培训机制,推进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人才小高地等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不断提高自身人才素质,创建利于人才留存的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付伟建议,针对中小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资金和师资的短板,可在已有课程资源基础上,开发标准化、体系化、规范化的精品课程,吸收各行业优质数字课程资源,建设“数字学堂”。 加快数字化转型 随着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引领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的有效手段。 推动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落地应用是提升其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加速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出,到2022年底,组织10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1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推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云”。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一级巡视员叶定达表示,应从鼓励中小企业运用数字化手段结成跨企业协同网络、支持传统产业集群搭建“虚拟”产业平台、鼓励培育虚拟产业集群、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织发布数字化转型典型经验和案例等方面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棉行协行业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