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印花网 CCEDPW.COM 版权所有
E-mail:YONG_JIA@126.com
Copyright©2003- ccedp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
当前,纺织行业正深陷淡季“泥沼”。绸都网监测数据显示,6月20日至7月11日,国内重点织造基地开机率从69%持续下滑至66%,坯布库存攀升至33.7天,累库压力与日俱增。在产业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淡季特征愈发显著,如何突破困境、找到新增长极,成为全行业的共同课题。
纺织业的当下,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挑战。外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内部产业规模趋于饱和、企业竞争加剧。部分织造企业因订单不稳,已无奈选择减产。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直言,破局的关键在于“创新”——企业需通过持续推出新产品、优质产品拓展市场。但现实中,不少企业将“跟风”错认成创新,从研发到生产一味“复制粘贴”。这类产品虽短期易被市场接受,却会导致供需失衡:部分企业为压低成本,改用低端原料或简化工艺,既损害自身信誉,更破坏行业生态。
因此,创新必须跳出模仿思维,实现从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到商业模式的系统性突破。王加毅强调:“企业要转向‘专注’模式,精准定位细分领域,打造特色品牌,既洞察市场变化,又不盲目追逐短期热点。”
在淡季中,一批深耕细分领域的企业展现出强劲韧性,为行业提供了突围范本。
吴江市涂泰克纺织后整理有限公司聚焦功能性面料,通过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构建技术壁垒。近年来,其瞄准户外市场推出的抗红外气凝胶涂层面料、环保超纤仿麂皮面料等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占据市场先机。公司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智能化改造,以新材料、新工艺抢占高端户外面料赛道。
吴江市源泉丝绸有限公司则以“性价比”为突破口。其核心产品假捻丝系列仿真丝质感,价格仅为桑蚕丝的1/5,兼顾功能性与经济性。入夏以来,其研发的轻薄防晒面料日均销量达3万米,今年已推出30多款新品。这种“精准匹配市场需求”的策略,让企业在淡季中保持增长。
当前消费市场中,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已成主流,这对企业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提升专业性与市场洞察力,也要增强研发的敏捷性与前瞻性。
事实上,淡季正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无论是涂泰克的技术突围,还是源泉丝绸的精准卡位,都印证了一个逻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系统性创新。这需要企业“舍得”研发投入,“专注”战略定位,“敏锐”捕捉技术迭代。
淡季终会过去,但行业的深度调整不会止步。唯有在创新中锻造核心竞争力、在细分赛道筑牢壁垒的企业,才能在产业升级浪潮中站稳脚跟,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