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纱线选择
为了使织物达到抗皱、易打理的效果,可选用涤棉面料。但是,涤棉面料的吸湿性和舒适性没有纯棉面料好,而且涤棉混纺织物易起毛起球。为了开发出更为高档细腻的面料,选定11.66 tex(50 )的纯棉纱线作经纬纱。因织物经潮交联整理后,强力会下降很多(20%左右),为了补偿潮交联整理引起的强力损失,达到国内外标准对强力的规定指标,面料采用紧密纺纱线,它的强力比通常的环锭纺棉纱高18%左右,而且紧密纺纱线的条干比环锭纺好,面料纬向更均匀,细腻,且价格易接受。
2 规格设计
综合考虑织物的紧度、克重、颗粒饱满强度等参数,以及工厂生产的便利性,织物规格设计的主要参数见表1。
《1》
3 筒子纱染色
由于开发的产品为色织面料,必须先进行筒子纱染色。在染料的选择上不能使用受后道工序影响较大的染料,且必须考虑色牢度和沾色等问题。织物经过整理后,色纱的颜色变化应尽可能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好在筒子纱染色时做好变色方向的预测。调色时,注意染料组合搭配,对配方和工艺进行适当调整,以使颜色符合设计要求,色牢度达到规定标准。在染色时还要考虑筒子纱的卷绕密度、浴比、液泵的压力大小,以控制好色差、缸差等问题。
4 准备和织造
由于是高支高密产品,对整经浆纱要求较高,应该做到张力均匀,毛羽伏贴。织造时应该注意温、湿度的调整,制定小梭口、大张力的上机工艺。同时,保持适当的车速,以减少经纱断头,并防止深咖啡色的色纤污染相邻的白色区域。
5 丝光工艺
织物退浆后,进行丝光。由于织物为高支高密产品,采用25。B6的碱浓丝光,以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降低缩水变形程度,提高织物强度,改善弹性及布面平整度,消除皱痕折印等,为后面的液氨整理打好基础。车速60 m/rain,不能开得太快,否则会造成丝光不透、不均匀,影响工艺效果。
6 液氨整理
6.1 液氨整理和碱丝光的关系
液氨整理和碱丝光处理对织物产生的影响是互补的。液氨可以瞬时渗人棉纤维内部,膨胀效果均匀,又极易清除;而碱液丝光速度较慢,不够均匀。液氨整理非但不损伤纤维,相反可以改善其耐磨和撕破强度;而碱液丝光对棉纤维有一定的损伤。液氨处理后的织物匀染性好,光泽柔和;而碱液丝光后的织物上染率高,但匀染性差,光泽强。正因为液氨整理和碱丝光处理效果的差异,其特性可以互补,进而改善织物的最终服用性能。经过丝光整理和液氨整理后,织物的强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再做潮交联工艺,就较易控制。由于纱线很细,如果先做潮交联整理,强力损失较多,再经设备加工,比较容易出问题。所以潮交联工艺应在最后进行,而且碱丝光和液氨整理的效果也可以由于交联作用而更好地得以保存下来。
6.2 液氨整理的工艺路线
使用进口的连续液氨整理设备,在密封状态下连续生产。进布前去除织物中的水分,经过烘筒烘干,并将织物吹风冷却,然后进人箱体内液氨轧液槽浸渍液氨,保证轧液液面恒定,使液氨均匀渗透并瞬时吸氨。棉纤维在短时间内充分膨胀,在此过程中控制其收缩张力,使织物经向张力保持恒定。织物进人反应室后,氨与棉纤维充分反应,同时织物上的氨可以蒸发出来;织物进人蒸箱的加热烘筒,可进一步去除残留于其上的氨,再对氨进行回收。为了防止氨气外逸,进出布处都要有严格的密封措施,凡是有氨的工作区域始终保持负压状态,使氨气不外泄,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7 潮交联整理
织物经过碱丝光和液氨整理后,强力和抗皱性得到较大改善,但是要达到免烫要求还要进行潮交联整
理工艺。交联工艺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改变纤维分子的结构,使大分子间形成网状交联,增加弹性。随着交联度的增加,织物断裂伸长逐步下降。通过潮交联整理可以提高纤维的初始模量,增加纤维弹性,以达到抗皱的目的。潮交联工艺的原理是,在低温和强酸催化条件下,在织物一定的含潮率时,采用大量低温交联树脂与纤维素分子进行温和的反应,使纤维素大分子相互交联。经过潮交联整理可达到减少织物强力下降,提高外观等级的目的(充分交联)。
该工艺对温度特别敏感,温度过高,树脂与纤维反应剧烈,强力下降大;温度过低,树脂与纤维反应太慢,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充分反应,导致外观等级差。潮交联后要进行充分水洗,通常要水洗5次,以去除游离甲醛。
潮交联整理工艺路线:一浸一轧(轧余率65% ~75%)一烘干(8O~9O℃ ,含潮率7% ~8%)一室温堆置l6~24 h水洗一烘干(110~130℃)水洗工艺 冷水洗一lO~l5 g/L碳酸钠洗一冷水洗一2~3 g/L醋酸洗一冷水洗
影响整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树脂用量、织物堆置时间、环境温度和工作液pH值。在充分水洗后,布面甲醛含量降低到75 mg/kg以下,达到Oeko?Tex标准100生态纺织品要求。
8 拉幅定形和预缩
拉幅定形是把织物拉到所设计的幅宽,使花型、密度符合设计要求。最后进行预缩,使织物缩水率降到3% 以下。
9 结语
开发高支高密纯棉液氨潮交联整理府绸面料,工艺流程长、要求严格,且科技含量高、难度大。笔者研发的面料,具有较强且均匀柔和的光泽,手感有很大的改善,比原有纤维更加柔软舒适,抗皱免烫性好,达到AATCC免烫标准3.5级以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已在高档成衣上大量使用。
来源: 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孔庆伟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最新技术文章
点击排行